作者:小编 发布时间:2024-12-27 02:29:19 浏览量:
来到小库狄村,记者看到,在建设正酣的智能温室大棚施工现场,工人正熟练地驾驶着挖掘机,将培养土运至棚内,自动喷洒机、水肥一体化设备等均已到位;而在集餐饮、娱乐、休闲等于一体的狄牛牛游乐园的特色农产品展览馆,原生态农家大米、天涯山酱菜、狄牛牛白酒等排列整齐。近年来,该村的特色农业发展之路是越走越宽、村民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。
小库狄村位于原平市东南4公里处,地理条件优越,交通便利。全村共262户678人,耕地面积1502亩。
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,村“两委”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充分盘活土地资源,壮大集体经济,实施了生态休闲农业示范项目。
该项目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推广“鱼稻共生”示范种养模式、建设绿色纯天然蔬菜自主示范种植园与一座1800平方米的智能温室大棚。
据悉,该项目总投资95万元。在狄牛牛游乐园周边,村里整合流转了26亩耕地,用于优质水稻的示范种植。引进罗非鱼、鲤鱼两个优质鱼苗品种,放养鱼苗1000斤,带动12户农民参与40亩“鱼稻共生”示范种植。建设绿色纯天然蔬菜示范种植园6亩,供市民自行选择种植露天蔬菜,并由游乐园代为管理。此外,建设1800平方米的智能温室大棚一座,并配备全自动水肥供应系统一套;计划一季种植蔬菜、一季种植优质香瓜,预计收益7万元。
“项目建成后,预计可实现产值15万元,解决劳动就业30余人。每天可接待200名左右游客前来体验采摘。”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赵越介绍。从智能温室大棚、狄牛牛游乐园的建设到村里集中供暖的实现,他倾注了大量心血。
“一株株水稻颗粒饱满,罗非鱼和鲤鱼活蹦乱跳……如果10月份过来,大家就可以看到‘稻黄鱼肥’的美景。”小库狄村支部委员杨建鑫笑着介绍,“我们村种植水稻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。一直以来主要种植晋稻品种,在当地及周边地区小有名气。近年来,随着水稻打浆机、拖拉机等设备的陆续配备以及优良品种的引进,从育秧、栽培、管理到植保、收获,农业生产基本实现了机械化。”
“一方面,鱼儿在田里找虫吃,水稻的虫害就少了;另一方面,鱼儿的粪便和残余的饵料会自然转化为水稻的养分,农药用得也少了。以稻养鱼、以鱼促稻,这种‘鱼稻共生’的模式既有利于生态平衡,也让老百姓吃得更放心。”原平市农业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吕晋华讲得头头是道。
“我们村养的鱼肉质鲜美、营养丰富,大米品质优良、口感甜糯,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欢。”村民赵大娘话语间满是自豪。
“村里将继续扩大优质水稻的种植面积,引入五常稻花香、五常长粒香、东北圆粒珍珠米等更多优质品种。”赵越表示,未来小库狄村将继续依托本村的特色资源,推动产业稳步发展,带动村民就业增收,助力乡村振兴。火狐电竞火狐电竞
推荐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