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小编 发布时间:2023-12-17 00:44:29 浏览量:
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,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、博大精深,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。而农耕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更是有着独特的精神魅力。康庄中心校通过农耕文化体验教育,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,让孩子们知晓农作物耕种的不易,将恤农情结内置于心,让他们懂得节约的意义和价值。
利用闲散用地,开发建设北李庄小学、康庄中心小学、石坡小学3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,建立具有体验感的农耕环境,既是劳动种植园也是特色文化园,让师生身临于农耕、体验于劳作。
课程开发由专人负责,全体教师参与,通过查阅资料、咨询农业工作人员、邀请经验丰富的农民指导,形成学校特色劳动教育校本课程。在课程学习中,孩子认识到农耕种植与自然的微妙关系,师生一起种下满园绿色,拉开了传承农耕文化的起点。
自家的劳动基地里长出了课本上的葫芦、玉米、油菜、萝卜、向日葵、苹果、桃子、山楂,科学课上的植物教学再也不是空洞地讲解;数学课上面积测量、单位换算教学都在劳动基地里亲身体验完成;树叶贴画和粮画手工制作课程也随之应运而生;诵读描写田园文化的名篇佳句,如《归园田居》《悯农》《蚕妇》等,在诵读中感受多彩的农民生活,在吟诵间领略到古典文学的精髓;邀请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家长为学生讲农耕故事,带领孩子们到田间地头,实地讲解农具以及使用方法,孩子们亲身实践,在行走的课堂中学习农耕文化知识。
学校遵循“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”的自然规律,划分二十四节气园,孩子们在自己班级的试验田里,自己种植,自己管理,每个孩子都亲身体验。从松土、除草、到利用多种方式种植,再到施肥、除虫、最后收获,孩子们完整地参与了农作物的一生,体验了“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”的辛苦,感悟到“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”的不易,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,培养了“吃苦耐劳、艰苦奋斗、敦实淳朴、永不言弃”的拓荒精神。火狐电竞火狐电竞
推荐资讯